备考北京公考,如何制定复习计划?

莱京公考
2025-07-23

备考北京公考需系统规划,结合个人基础与考试特点,分阶段推进复习。从基础夯实到专项突破,再到冲刺提分,每个阶段目标明确、任务清晰,方能高效提升应试能力。莱京公考将详细描述如何制定分阶段复习计划


基础夯实阶段


备考初期(1-2个月)需全面梳理行测与申论的基础知识。行测方面,按模块学习言语理解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、常识判断的核心考点,例如言语理解需掌握主旨概括、意图判断等题型解题技巧,数量关系需熟悉工程问题、行程问题等经典题型公式。申论则需学习归纳概括、综合分析、提出对策等题型的答题框架,积累规范表达词汇。每日安排4-6小时学习,搭配粉笔《行测的思维》《申论的规矩》等教材,结合网课理解难点,每周末做1套模块真题检验学习效果,标记错题并分析原因。


专项突破阶段


基础扎实后(1个月左右)进入专项突破阶段,针对薄弱模块集中训练。行测可按题型刷题,例如数量关系每天做20道题,限时30分钟,通过错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点;资料分析需提升速算能力,每天练习10篇材料,掌握截位直除、百化分等技巧。申论则需强化小题训练,例如每天写2道归纳概括题,对比标准答案优化表述,同时积累大作文素材,如北京时政热点、政策文件中的金句。此阶段可搭配粉笔APP的专项题库,利用碎片时间刷题,提升解题熟练度。


冲刺提分阶段


考前1个月进入冲刺阶段,以真题模拟为主,适应北京公考120分钟135题的行测节奏与申论3小时的写作强度。每周做3套行测真题、2套申论真题,严格计时,分析错题分布,针对性补强。例如,若行测数量关系耗时过长,可调整答题顺序,先做资料分析、言语理解等优势模块;若申论大作文立意偏差,需加强审题训练,学习“关键词分析法”快速确定中心论点。同时,关注北京时政热点,例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任务,为申论与常识判断积累素材。


备考北京公考,如何制定复习计划?


备考北京公考需分阶段推进,基础阶段构建知识框架,专项阶段强化薄弱环节,冲刺阶段模拟实战环境。莱京公考建议大家合理规划时间,动态调整复习重点,在考试中稳定发挥,实现目标分数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